凌晨3点,宿舍早已熄灯,窗外明月高照,而你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你想找朋友倾诉,怕打扰别人;预约心理咨询,要排队两周;翻遍网络,鸡汤文越看越焦虑……这时候,一个能随时回应、不带评判的“树洞”,或许正是你需要的。近年来,AI情绪支持工具如DeepSeek逐渐走进校园,成为许多同学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第一站”。它为何能火?到底能做什么?又有哪些局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AI心理支持的“能”与“不能”。...
2025年05月16日 14:34:46站在大学时光的渡口,我们如同航行在时代浪潮中的扁舟,既被学业压力、情感困惑、未来焦虑的波涛推搡,又因对知识的渴望、理想的憧憬、自我的探索而扬起风帆。在这看似矛盾的生命状态里,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锚点——它不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也非悬浮云端的乌托邦,而是让我们在动荡与追寻中,既能扎根现实土壤,又能仰望精神星空的内在力量源。这种锚定感,如同深海中的灯塔,让我们在潮汐涨落间,始终听见内心真实...
2025年05月07日 11:52:36你有没有过这种尴尬的时刻——总是不敢和他人对视,眼神闪躲,像害怕被看穿内心;或是被邀请加入群体活动时,会以各种借口推脱,内心满是不安;亦或是发言时声音不自觉颤抖,哪怕准备充分,也担心出错被嘲笑,每个字都像是费了好大劲才挤出。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便是“社交焦虑”。通常来说,谈到“社交焦虑”大家也许就会想到内向,是不是说内向就等同于“社交焦虑”?答案当然是不是的。首先,“社交焦虑”本质是人对社交场景...
2025年04月23日 11:48:06在青春的画布上,大学生活恰似一盘打翻的调色盘,酸甜苦辣咸交织成独特的生命韵律。我们在学业压力与社交期待中辗转,于理想憧憬和现实落差间徘徊,每一种情绪都是心灵的底色,而学会与情绪和解,便是在这斑斓色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法则——让苦涩成为成长的养分,让甜蜜化作前行的动力,最终在情绪的潮起潮落中,构筑起内心的稳定锚点。一、酸:青涩的自我认知课初入大学的“酸”,像未熟的青柠,是对自我定位的迷茫与阵痛...
2025年03月26日 11:49:49夜深人静时,城市的角落仍有不少人清醒着。有人为梦想拼搏,有人被焦虑裹挟,还有人沉迷手机。清晨面对镜中疲惫的双眼,不禁想问:究竟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答案往往指向“睡前拖延”。睡前拖延,指到了就寝时间却因各种原因推迟入睡。诸如“再刷五分钟抖音”“看完这集剧就睡”等看似无害的决定,日积月累让熬夜成为常态,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与生活学习效率。其主要分为四类:娱乐型拖延者沉迷电子娱乐难以自拔;任务型拖延者...
2025年03月12日 11:54:11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樱花树下本该雀跃,却突然想蹲在路边哭泣;清晨被阳光吻醒,却莫名烦躁得想摔枕头?这不是矫情,而可能是“春季心理流感”在作祟。春天虽是生机盎然的季节,却也是心理问题易高发的时候,就像换季身体会过敏,情绪在春光里也容易变得敏感。研究表明,春季是心理疾病高发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显示,每年3-5月心理咨询量激增40%,自杀率较冬季高出20%。世界卫生组织更将春季列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
2025年02月27日 09:30:36你想恋爱吗?你担忧恋爱吗?那你知道在恋爱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叫“创伤性迷恋”吗?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大家都或多或少都渴望一场甜甜的恋爱。然而恋爱中大小事故不断,情绪波动都算是小事,可有人却因此导致了病态的情感现象,比如因为过于渴望和沉溺导致了“创伤性迷恋”。“创伤性迷恋”也叫创伤纽带,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主要指在反复遭受虐待或伤害的关系中,受害者却对施虐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依恋。创伤性迷恋在人...
2024年12月19日 11:51:26在人生的浩瀚宇宙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孤独漂泊的星辰,时而被现实的引力牵引,时而被理想的星光吸引。而在这无尽的探索与追寻中,找到心理安全的感受,就如同在茫茫宇宙中,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安心栖息又能指引方向的归巢与灯塔。现实是重力的束缚与磨砺的熔炉,就像那股无处不在的重力,将我们紧紧束缚在生活的轨道上。它充满了挑战与磨砺,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有时甚至感到窒息。但正是这些挑战与磨砺,塑造...
2024年12月03日 08:28:31叮咚~提示音一响,我们的社交舞台从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空间。在线上聊天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现象:字斟句酌,习惯性地加上“哈”、“呀”、“哇”、“啦”等语气词或谐音字?比如,“好啦”、“尊嘟假嘟”、“嘻嘻”......如果是的话,也许你已经不自觉地戴上了“文字讨好”的面具。什么是“文字讨好症”呢?“文字讨好症”,顾名思义,即人们使用微信或其他社交软件时,常常用一些亲昵的词汇来回复对方,以表示自己是在积极...
2024年11月19日 09:23:08在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呢?他们在小时候,总犯同样的错误,喜欢丢三落四,做事马虎。例如,出门带的伞或水杯,回家时发现不见了;想做一件事,没过几分钟就转到其他事上去了;上课或听人说话,经常走神或打岔。这些行为都让父母和老师无奈、生气,忍不住发火道:怎么就这么不长记性呢?其实,他们并不是“懒”“粗心”或是“不认真”“没礼貌”,身为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们,也...
2024年11月05日 15: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