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小筑

线上社交的隐形潮流:“文字讨好”

2024年11月19日

作者/来源:胡苡萱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点击数:

叮咚~提示音一响,我们的社交舞台从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空间。在线上聊天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现象:字斟句酌,习惯性地加上“哈”、“呀”、“哇”、“啦”等语气词或谐音字?比如,“好啦”、“尊嘟假嘟”、“嘻嘻”......如果是的话,也许你已经不自觉地戴上了“文字讨好”的面具。什么是“文字讨好症”呢?

“文字讨好症”,顾名思义,即人们使用微信或其他社交软件时,常常用一些亲昵的词汇来回复对方,以表示自己是在积极地回复而非敷衍,从而更加照顾对方的情绪,使对方更加舒适。

这个名词源于2022年脱口秀演员杨蒙恩的一条微博动态:“你们有没有‘文字讨好症’?比如我会把‘来了’改成‘来啦’好给阅读者一种我欢快积极蹦蹦跳跳回答他的错觉。”许多年轻人对此深有感触,并纷纷表示自己也有该现象。

那么,“文字讨好症”的表现有哪些呢?

第一,爱用语气助词。例如:在上下级交流中“好滴”比“好”更能反映当事人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夸赞朋友时,“哇”的效果更突出,也能让对方联想到嘴张得圆圆的神态。

第二,爱用表情图案。例如,鼓励赞美时,发大拇指;宣泄愤怒,发眼冒火星的小黄脸;感激他人时,发玫瑰花;表达爱意,发亲亲或爱心;习惯在每一句话的中间或结尾处配上一个可爱的动图......同时他们也倾向于使用友好、轻松的表情来包装自己,如loopy、奶龙等可爱的小动物;以及许许多多梗图,像S属性大爆发、熊猫头等。

现在,大家应该对文字讨好症的外在表现有了初步认识;接着,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内在成因吧。

首先,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可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后,人们开始追求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于是在网络交际中,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赞许和接纳,并快速建立积极、友好的社交关系,人们常常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打磨词句文字讨好便是人们尝试使用对方喜闻乐见的语气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这与都市生活的计算理性有一定关系。在计算理性时代,“文字讨好”的兴起可以被视为一种阶段性特征,满足了人们对于预期投入与回报的权衡。特别是在社交平台上,人们普遍期望得到与他人过度赞美的相近反馈,反映出了都市生活中的麻木感。

除此之外,寻求社会认同的普遍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通过“文字讨好”,人们希望在虚拟社交中获得他人对自己形象的肯定和认同。加之受社交比较和群体影响,为了显得合群,人们可能会选择采用相似的语言和象征性符号来获取反馈。越来越多人会在虚拟社交中有意识地选择和呈现自己的形象,通过对他人进行过分赞美和讨好,来侧面表现自己某些想展示给他人“观赏”的特质,如友爱、热心、积极等。

最后,语言表达的便利性与有效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语气助词的运用则可以使情绪更可察。在某些网络聊天中,有声语言互动失效,可能会导致“词不达意”,而语气助词的运用可以大大减少这种“词不达意”的现象。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曾提出过沟通的总效果 = 7%的语言 + 38%的音调 + 55%的面部表情,该理论与“文字讨好症”爱用emoji图案的行为不谋而合。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适度是“文字友好”,过度则成“文字讨好”了。那怎样才能避免“文字友好”变质为“文字讨好”呢?以下将提供两条小小的tips

一方面,沟通要从“保持真诚,坚守原则”出发。克服“文字讨好症”最重要的是保持真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真诚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尊重对方的观点,用善意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须避免使用过度的恭维或虚假的赞美来讨好他人。

另一方面,交流最终也应落脚于“明确需求,正视自我”。迎合他人的期望,不代表舍弃自己的需求,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过度追求外界认同和赞许的局限性。在虚拟社交中保持真实和自我价值的坚守,不仅是依靠外部的回应,还应形成健康的内部认同感。通过平衡个体的内外自我认同,我们会更有底气面对社交挑战,并建立充实的人际关系。

   最后,每一条信息都是一片叶子,每一次交流都是枝丫的相触,高频度的交流则如枝干延伸与交错,密密麻麻的信息织就了层层叠叠的巨网。或许,我们正无意识地被裹在“文字讨好”的怀抱中,也被信息掩埋。可穿梭在数字森林中,我们难免迷失方向,但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藏,才有生机”。所以,屏幕对面亲爱的你,请别担心,有朝一日,你的种子会长出独属于你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