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点击数:
本学期临近尾声,又到了一年二度“考试季”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普通话,四六级,考研和期末考试,你是不是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呢?备考期间,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考前焦虑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考前焦虑。考前焦虑是指个体在应试情境下激发出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体验,并且通常伴有情绪和生理反应,受个体的认知,评价,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据研究表明,如果考前出现焦虑情绪,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和头晕头痛的情况,考试时会出现思维混乱,手抖和出汗,从而导致考试时发挥失常。当我们产生考前焦虑时,如果能积极正视和应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消极情绪的影响。反之,如果我们试图逃避,不敢面对,可能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缓解考试焦虑呢?
第一,制定清晰的任务目标。焦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不确定性,我们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要奔赴考场。举例来说,担心自己忘带东西的同学就提前列好物品清单;担心遗漏知识点的同学在复习时就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根据实力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分数区间,做到“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第二,保持恰当的动机水平。心理学定律告诉我们,动机和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当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效率是最高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评估各个科目的难度,并且要根据不同科目的难度来调整自己的动机,合理分布在每个科目上面的复习时间,不强求在困难科目上得高分,也不要放过容易科目的每一分。
第三,积极暗示增强信心。当想象和意志相对抗时,想象总是毫无例外的战胜意志,因此,我们要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欣赏自己的认真和努力,发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和变化。
第四,偶尔给自己放个假。长时间紧张的复习会使大脑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有时还会出现学习进度停滞,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与其在学和不学的焦虑情绪间反复横跳,不如给自己放个假。无论是外出散步还是找人聊天,花一点时间处理考前焦虑,也是必要的考前准备。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放松心情,全力备考。祝大家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在每一场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