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
点击数:
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焦虑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经常被披上贬义的外衣,但焦虑也分好坏。健康的焦虑可以维持生命的延续。不过,焦虑往往是不健康的。
以过马路为例,如果我们的焦虑是健康的,那么我们走路时会留心,会注意到红绿灯和那些闯红灯的车辆,然后快速地通过马路,而不是像蜗牛一样慢慢行走。但是,如果我们过分担忧,导致四肢战栗不已,眼睛左右张望,这就是一种严重的焦虑。我们有可能疯狂地穿过马路,或停在马路中央,又或是害怕过马路。这样的焦虑感产生的结果往往弊大于利。而所有这样不健康的焦虑感,都来源于我们心中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绝对必须、应该、义务及其他需求信念;
二是自我贬低;
三是贬低或诅咒他人;
四是认为糟糕至极的信念;
五是认为自己不能容忍这种现状;
六是全或无思维、非黑即白思维以及其他以偏概全的思维;
我们要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就要避免产生上述的非理性信念。一旦产生,也不要向它们缴械投降,让这些情绪将我们攻陷。即使当我们处于极度恐慌的状态,也有能力阻止它们。因为我们可以很好地控制我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并能产生相应的感受,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要积极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即对自己过于偏激的看法提出质疑,并与之辩论,最后使其转变为理性信念。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某些东西,只需要保持一种比较喜欢的心态就行:比较喜欢获得他人的认可,比较喜欢轻松的氛围,比较喜欢没有什么身体上的意外和疾病——但一定要避免使这种心态升级为一种必须和强求的信念。无论你有怎样的愿望、目标和价值观,要想改变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这些愿望演变成一种强制性和必须性的需求,我们就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些强制性需求如何有害,如何使他们回归到自身希望的状态。
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任自己的情绪而不去控制。对于损害精神的焦虑情绪,一定要在它控制我们之前将它制服!正如李嘉诚所说: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