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点击数:
短信作为接收关于个人业务通知的重要途径。狡猾的骗子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编造虚假官方通知短信来骗取群众信任,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造成群众财产损失。为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收到以下类似短信,请立即删除!避免上当受骗!
一、虚假快递物流诈骗短信
骗子冒充快递物流公司,向手机用户发送快递取件短信,并在短信内预留手机号码,当用户到驿站取件未果时,将会拨打预留电话,进而会被引诱上当受骗。

二、虚假自动扣费服务诈骗短信
骗子冒充官方客服,向手机用户发送虚假开通会员、保险等自动扣费服务短信,引导用户点击短信内的链接或拨打预留电话进行关闭为由实施诈骗。

三、冒充领导、熟人诈骗短信
骗子冒充领导或熟人等身份,以更换手机号码为由,诱导受害人将诈骗号码保存在手机通讯录或添加微信,后以各种理由诱导转账汇款诈骗。

四、虚假婚恋交友诈骗短信
骗子发送自称通过他人介绍、某APP 好友等带有相亲意向的短信,或冒充提供相亲服务,诱导用户添加其联系方式、回拨电话、下载APP等进行引流,实施诈骗。

五、高薪兼职、招聘诈骗短信
骗子通过向手机用户发送高薪兼职或招聘岗位短信,诱导用户发送个人信息并引导至涉诈APP进行刷单,进一步实施诈骗。

六、各类退费诈骗短信
骗子通过向用户发送虚假退费通知短信,谎称提供退费服务,引导用户点击进入虚假网站,从而实施诈骗。

七、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短信
骗子通过向手机用户发送“高回报”“优质”“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产品或方案短信,引导用户点击涉诈网址进行投资理财从而实施诈骗。

八、冒充公检法诈骗短信
骗子通过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发送短信谎称用户因涉嫌违法违规,要求用户按对方要求配合处理,用户一旦轻信,将被骗造成经济财产损失。

九、虚假社保类短信
骗子冒充官方部门,谎称用户社保异常,引导用户访问短信内预留的涉诈网址,进一步实施诈骗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