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优秀学生标兵】黄楚涵:不负青春不负爱 温暖当前行

2021年11月29日

点击数:

人物简介:黄楚涵,中共党员,三年必修第三,综测第一,获校级以上奖学金及荣誉称号34项,省级以上专业比赛获奖16项,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项,校级科研一项,发表国家级期刊四篇。曾任艺传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校记者团采编部副部长。现已保送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不负青春之爱,脚踏实地

大一进校时,她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将自己的“羽翼”变得丰满,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静静等待属于她的风到来。

每日熙熙攘攘的自习教室,早晨七点半便排起长龙的图书馆,座无虚席的名师分享小礼堂、深夜灯火通明的艺术楼绘画室都会看到她的身影……黄楚涵在学校浓厚的学风氛围影响下,坚持早起晨读、空闲时扎根图书馆、积极参加各种经验分享会……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优秀志愿者”、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三十余项荣誉。

为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她也积极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大一开始,为了找到了专业学习的切入点,她至四川日报、腾讯GIV、世界五十强英国保诚等八家公司进行实习,并辅修了四川大学新闻学第二学位。在大一、大二暑假期间,她奔赴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两段进行研学交流,丰富的经历给予了她多姿多彩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疫情期间,她结合自身专业创作了《报名去武汉的医生爸爸是超人》系列漫画,向爸爸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作品受到中国青年报等近十家权威媒体的公开报道,浏览量10万+。而正是这一次专业与现实的碰撞,让她明白了只有发挥爱的力量,才能战胜万千困难。

不负专业之爱,勤耕不辍

由于大一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参加各类实践,黄楚涵想要补齐大一时落下的功课,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她相信勤能补拙,也愿意做那个为了热爱战胜,跨越山海的笨鸟。于是,图书馆、自习室、教室,能学习的地方她都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早起一个小时,晚睡一个小时,能学习的时间她一刻也不放过。从疫情开始,她日均学习十小时,坚持在朋友圈打卡至今六百余天。她见过了凌晨各个时间段的川农校园,不断地耕耘在大二这一年也换来了综测年级第一,必修成绩年级第三的收获。

“所有事情在开始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也不例外。”为了更加丰富自己的羽翼,课堂上她认真高效听讲讨论,课下她不知疲倦的求知探索,她以勤奋的姿态畅游知识的瀚海。实践是人生的一个课堂,黄楚涵更注重实践的过程。“对于书本中的困惑,我们可以从实践中得到答案,同时在实践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这便是黄楚涵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中最大收获。

实践的过程中充满了挑战。有一次,她早上七点接到通知要参加全国医院人文管理大赛。从未做过相关设计的她从查阅资料到想出创意再到设计出成稿,她直到交稿成功才发现自己竟然一天都忘记了吃饭,但看到自己的作品入选时,她内心无比充实。三年的时间里,她一共参与科创六项,主持省级大创一项,校级科研一项,发表国家级期刊学术论文四篇,主持挑战杯省级三等奖一项,参与互联网+省级银奖一项。

不负川农之爱,扎根服务

相比于成绩、科研和实践的成果,在黄楚涵心里,作为一名农业学校的学子,除了要关心自身的发展,更要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发展。

校内,黄楚涵做了三年的学生工作。她常说:“做学生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在这个过程中她尝试了不同的角色。在班级,作为宣传委员,她辅助班长和团支书,推动小班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在学院,作为艺传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兼青年先锋队大队长,她服务学生党员、团员千余人,助力学院党风建设,同时用短视频追寻先烈们的足迹,以漫画诉说党史,以笔下红心献礼盛世中华。在学校,作为校记者团采编部的负责人,两年的校园采访,十五期校报编辑,她将川农人的故事说与更多人听,为了保证新闻的及时性,常常加班熬夜、通宵赶稿;为了呈现出精彩的校园活动,出没于各个角落,穿梭于每场活动;为了做出有情怀、有创意的推文,伏案疾书,排版策划。但是每当她看到增加的阅读量和点赞数、读到外媒报道川农时的激动与欣喜,都成了她在川农独一无二的回忆。

校外,作为全国最大儿童癌症公益组织“向日葵儿童”的特约记者,她发表的多篇推文单个阅读量破万,文章被中国癌症协会旗下期刊《逢生》收录。一次次的采访,让她深入到患癌儿童家庭的过去,她看到了小朋友们对于生命的坚持与勇敢,也更加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同时,她厚植其根,关切乡土,结合川农的底色和广告的特色,与学生团队以传媒设计+家庭农场为主线,服务家庭农场百余个。她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发展大潮之中,以青年之热血践行川农人的使命与担当。”

今年,她取得我校推免资格,将保送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未来,她想要通过更多的努力,去继续完成自己作为传媒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