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张艺琳​:执着在创新之路上的动医女孩

2019年05月05日

点击数:

人物简介:张艺琳,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015级学生,被评为2019年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主持完成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参与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重点项目;在校期间带队参加国家级、省级双创赛事,获“挑战杯”国家三等奖,省一等奖、“创青春”省金奖、“互联网+”省银奖、全国生命科学大赛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荣誉12项个,累计获各类荣誉30余项,以“创新创业”第一名成绩获得保研资格,将于9月份前往四川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尝试是最好的方式

张艺琳所在班级举行的第一次分享会上,省级优秀团支部团支书胥泽彬师兄受邀作支部建设经验分享,她当即被优秀支部的凝聚力深深吸引,希望自己也能在团结快乐的氛围中成长,于是主动提出担任团支部书记,以优秀团支部为标杆,创新开展各项活动,荣获“校级优秀团支部”、“星级优秀团支部”称号。

为了让自己增加更多组织管理经验,她在大二选择担任团委部门委员、新生驻班团干等职务,将积累的支部建设经验分享给新生小班。除了学生工作,她还喜欢志愿活动,由于经验太少,一开始也只能加入成熟的团队学习,通过近一年时间在各个团队中不断摸索、学习和积累,三年就让她实现了从最初加入社会志愿团队的尝试到个人申请草莓音乐节、春运志愿者的历练,最终亲自带队深入乡村开展支教、留守儿童调研、养殖扶贫等活动的蜕变。这让她连续多次荣获“校级先进个人”等荣誉,实践成果受到中青网、《资阳日报》等媒体报道。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张艺琳积极关注并且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学科竞赛,大一时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为了准备一次复赛,她主动去请教专业老师,去菜市场买牛蛙,去实验室练习操作。尽管不是每条路都达到了想要的高度,但每一步尝试,都让她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改变,让她遇到问题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感兴趣的知识自己去探索;“不知则学”的态度让她对未知的事物没有畏惧感,反而充满更大的兴趣。

努力是最好的天赋

学院专业技能大赛的牛刀小试,让她挖掘到兴趣点,更加自信与坚定的走上双创路。她主动联系老师和师兄,参与“天然牛黄高效培植新技术”研发,机会来之不易,她更懂得珍惜,白天积极参与实验,晚上独自在教室查阅文献资料调整实验方案,时刻关注着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短短几个月,她便从团队中的提问题者蜕变成解决问题的人。当团队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后,她又开始和师兄琢磨着如何将技术转化,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她选课时特意选了和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通过广泛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团中央双创训练营等活动,以“以赛促学”的方式获得与创业导师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上台磨炼、汲取答辩经验。

成绩的背后是她熬的一个又一个夜,反复的找寻新角度又自我否定。当看见别的同学因为成绩优异而获得各种荣誉,自己的项目却连初试都过不了时,张艺琳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她骨子里是一个骄傲的人,认为既然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能妨碍自己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不断成长的张艺琳带着项目前往内蒙古通辽参加全国双创训练营,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人及老师毫不怯场,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台上只需要五分钟的展示,台下她可能要练五十次,甚至更多。为了达到好的展示效果,他们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的仔细斟酌,为PPT的内容“斤斤计较”。正是这样不厌其烦的练习,使得她即使脱稿也能完美陈述。张艺琳带领《天然牛黄高效培植新技术应用》项目从众多项目脱颖而出并参与路演,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秀团队”称号,还获得现场投资人的青睐,受到《中国青年报》报道。

深造是最好的选择

回顾大学四年生活,张艺琳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一个字——拼,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对于想做、愿做的事情敢试敢为。而在参加双创的过程中,她越来越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读研的目标早早便在她心中扎根。不同于大多数保研的同学,她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学霸。

“曾也想通过努力提高成绩去争取保研,但放在学习上的精力和时间实在有限,其实我们学校学院在双创上给予的支持非常多,老师们也会给我们很多机会和发挥的空间”,找准努力的方向后,她开始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项目中,不断去争取把握每一个机会,累积自己在双创方面的经历,以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

目前,张艺琳以创新创业专项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四川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这对她来说是继本科之后的新征程。谈到对未来的规划,张艺琳早已有了她的想法,在研究生阶段,她将专注于科研,广泛阅读文献资料,弥补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并不会因为保研而有所松懈,只是朝着目标马不停蹄地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