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我不爱自己谁爱我

2021年07月11日

点击数:

似乎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存在“自恋者”,感觉天上地下自己最棒。如果出现了问题,他们也觉得那不是自己的错,错都是别人的。无疑,与这样的“自恋者”相处是极为痛苦的。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恋的倾向,这无法避免,因为我们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确保本我精神的强大,不被外部打击。可是当自恋表现出极端情况时,比如高度关注自己,与别人很少有共情等等,便成为了“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有以下这些表现:

1.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作了一点成绩就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

2.他们沉迷在对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无限幻想中。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所了解或与之共事。

4.对赞美成瘾,听不进去反面的话。

5.有特权者的感觉,无缘故地期待着他人对自己有特殊的照顾。

6. 不顾他人的利益,只要“我开心就好。认为“任何人都得围着我转”,在人群里稍有一些“冷落”就会敌视他人。

7.缺乏共情的能力,他们有时候看起来很体谅他人,但他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他们嘴上高呼平等,但对他人和对自己却实行着两套截然不同的评判体系。

8.常常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也嫉妒自己。

9. 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我不爱自己,谁爱我”这是当人最渴望被爱、被关怀,却无人欣赏、无人关爱的时候,一个来自其心底的声音,也是很多自恋者的成因。

那么,面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要如何和其相处呢?这里有几点建议。

首先,认识到他们的所言所为并不是针对你的。自恋者在感到尴尬或失望时,通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下意识的一些具有伤害性的言语可能并非针对他们的交流对象,认识到这一点将帮助你更冷静地分析、判断并控制场面。

其次,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你可以制造出一些“边界感”,回避一些敏感话题。当他们开始自顾自的以自己为中心任意评价,大放厥词时,你可以找借口暂时离开,转移话题,防止事态往令人不愉快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能看到的很多的"自恋者",都是表面上的自恋者。他们内心其实特别渴望被肯定,被欣赏,被瞩目。因为没有人爱,而又过度渴望被人关注,所以有的人就会把这种关注投射在自己身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恋型人格。因此,当我们发现周围同学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时,应该多多给予他们适当的肯定与鼓励,但是也要及时指出他们的问题,不能一味地鼓励或批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被这个世界温柔的爱着,而不用以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自我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