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8日
点击数:
在大学生活里,你是否因找不到以往独树一帜的感觉而失去了自信,甚至有了自卑感?你是否不能准确的自我定位,不知该如何自处?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以上心态都是轻度焦虑的表现形式,这实际上是人无法体验到主体性,缺乏自我认同的表现。轻度焦虑归根结底是因为自我意识与人格的迷失。
那么何为自我意识,何为人格呢?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来调控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自我意识也是人格的核心,它影响着个体人格品质结构,同时也影响着个体行为的表现。
人格,在心理学领域,等同于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性格。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将人格定义为个人相对稳定又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并巩固的。
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人格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第一,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意识可以使我们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产生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还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势。
第二,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人际交往,使我们与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积极进行互动,帮助我们用开放的心态来认识社会、体验社会,积极地应对挑战,快速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三,良好的心态和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地宣泄和化解消极情绪,保持心态的稳定。同时,它还能促使大学生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让大学生在向着人生目标迈进的路上从容不迫,充满自信。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个体自我意识正处于由分化、矛盾走向统一的关键时期,因此树立科学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树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呢?
(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过去,实实在在地把握现在;才能在社会情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与他人和谐相处,被社会所接纳。
(2)积极的悦纳自我。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所在。一个人只有欣然地接受自我,才会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名誉,注重自我修养。悦纳自我就是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但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自我的独特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幸福感、价值感。
(3)有效的控制自我。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为达到期望目标而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进行控制。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促使个体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自我控制也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行动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当自我控制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也就离成功更进一步。
人的一生,犹如大海航船,总有风浪来袭和迷雾重重之时,唯有迎难而上并找到正确方向——树立起健全自我意识与人格,我们才能破除迷雾,重归健康成长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