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关于目标那点事

2020年12月31日

点击数:

新年伊始,同学们又要为各自新的目标努力了。在心理学上,目标是指一个人想要努力实现的事情、达到的高度以及获得的某种地位,目标会促使我们做出行动。当我们有了目标,我们就会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那么如何高效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目标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帮助我们制定和完成目标的方法吧。

1.确保设定的目标是你自己“想要”而不是“应该”

很多人可以轻而易举就设定目标,因为那些目标不是他们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而是看到别人在这么做,就觉得自己好像也应该这么做。所以首先,你需要问自己:“我真的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目前这个目标是我自己想要的吗?”确定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后,再着手实施计划。

2.设立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学习、工作时不可好高骛远,在设定目标时也是如此——切忌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你需要的是一个明确而艰巨的目标,明确是为你带来具体实现的期望值,而艰巨则要让你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平衡两者的调味剂是学会善用适合自己的激励方式。当然,制定任何目标时都要客观地结合自己当下的进度和能力量力而行。

3.将目标具体化

一个具体的目标,不需要空洞模糊的形容词,而是需要清晰的描述性词汇。这些描述性词汇,让你既知道怎么去实现,也知道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一个有具体感的目标,它的每一步都十分清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就能明确显示出与最终目标的距离,让你有坚持下去的热情和动力。目标设定好后,我们则需要同时从合意度与可行度两个角度去评估我们的目标。有一个策略可以很好地结合这两者,那就是心理学家厄廷根提出的心理对照,也就是设想达到目标后的收获 & 思考妨碍目标实现的障碍。通过心理对照,我们能用最大的决心去实现目标。

4. 不要为没实现的目标耿耿于怀

或许你常常为自己没能实现的目标感到遗憾懊悔,并且无法从这些目标中及时抽身,还企图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实现它,而这种执念也常常是我们很难设定新目标的较大困扰。有心理学家提出,个体在成人期,会经历很多目标的改变,这种目标不断变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个体发展的机会。那些不再有机会去实现的目标,则被研究者看做“失去了的可能自我”。每一个现在的我们背后,都有无数个“失去了的可能自我”,因为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可能性不断坍缩的过程。

我们向来不缺乏设定艰巨目标的勇气,我们缺乏的,是把一个艰巨目标具体化、可执行化的能力。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愿大家以目标为帆,实干为浆,把希望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