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2日
点击数: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哪里?”“你知道你和星星有什么区别吗?”“星星在天上,你在我心里。”4月9日下午,在四公寓心理活动室,土味情话竞猜拉开了动物医学院第二期主题心理沙龙之“医往情深”——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活动的序幕。
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切合主题的情景剧,让同学们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用同学们喜欢的,易于接受的形式给同学们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是动物医学院心理健康育人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明确目标追求,做好心理健康育人顶层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动物医学院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顶层设计”中着力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院党委书记始终强调“心理问题解决了,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社会及社会中的事物,才能更加理性深刻的思考问题,才能对自身严格要求、拼搏进取努力完善自我,将思想道德进一步提高并升华。”
本学期开学之初,学院就确定了主题为“心晴医家人”的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通过组织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加强学院心理育人体系建设,培育全院师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实现用心理关怀、心态调整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网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神经末梢,把构建起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和人人重视心理关怀的氛围打造成互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第二课堂能力塑造教育、企业社会教育的有效链接点,寻求各育人力量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实现立德树人最大成效。
落实全员参与,强化心理健康育人网
学院每年都会邀请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给全院教职工和全院各小班班委、寝室心理联络员开展侧重点不同的专题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今年,学院邀请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欧居湖老师给全院师生带来了两场生动的专题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吸引了全院教职工和全院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参与。
针对全院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研究生导师和管理服务岗的老师,重点介绍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常见心理疾病的甄别方法、平时日常工作中如何调节心态、如何对学生进行关心、关注。这不仅仅帮助老师们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强化学院、教师、学生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中间关键环节,帮助老师们在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中,能够正确应对心理危机,实现早发现、早关怀、早帮助,不掉队任何一名同学,不错位任何一名师生,强化心理落实、落细阳光心理育人,更有效的助力同学们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
各小班班委和寝室心理联络员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末梢神经”,培训的重点则在于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普及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抑郁症、狂躁症等疾病的症状及针对不同疾病类型的应对方法,以及作为班委干部和寝室心理联络员在面对心理问题同学时该如何进行关心、帮助和陪护。
每学年不少于5场、区别不同层次、开展的侧重点不同的高质量的心理讲座,正是学院鼓励全院师生树立健康优先理念,增强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意识,强化心理健康育人网,形成学院、教师、学生三方合力推进心理健康育人,落实心理健康全员参与的重要举措。
扩宽育人途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成效
学院每学期都要通过各小班的心理委员征集“最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再根据征集结果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主题鲜明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大赛。在线上,学院还通过“FM心晴传递”科普心理知识、分享心理故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好心情、传播正能量、阳光好生活。学院今年还将继续开展“FM心晴传递”征文、“医young的你”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大赛等活动,促进阳光心理全覆盖。
同时,学院还将不断拓宽育人途径,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信心相医”、“医路有你”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心理教育活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构建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成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