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家访慰问暖人心 凝心聚力促成长——四川农业大学暑期走访叙永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24年07月10日

点击数: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四川农业大学持续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调研、慰问工作,重点关注孤儿学生、低保、原建档立卡等家庭困难群体学生。通过走访调研,深化家校联动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广泛宣传党和国家资助政策,精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实地走访,用脚步传递温暖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啊!放假都不休息,冒着酷暑那么远地来家访,真是辛苦你们了!”家住叙永县马岭镇三块石村的刘同学爸爸,早早地来到村头等待,面对老师们的到来,激动不已、真诚感谢。“感谢老师们走那么远的路到我们这里来家访,从小到大,没想到第一次来家访的竟然是大学老师!”来自机电学院的一位学生家长感慨地说道,这一画面也成为了一幕幕暑假家访的缩影。

“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啥?”“家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爸爸是在哪里务工?”“你们家娃在学校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很不错……”每一句亲切问候,都饱含着家访老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关怀。

此次家访,老师们向学生和家庭传达了学校的关心与问候,向家庭反馈了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表现,并通过拉家常、走访村委会和学生家长亲切细致交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等,认真倾听学生及家庭的心声,力求全面客观地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难处和需求。老师们代表学校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人均600元的家访慰问金,使家访工作真正成为对学生的暖心和爱心行动。

精准宣讲,用政策点亮希望

单亲、父母低学历、家庭收入不稳定、家庭成员患病、家庭上学的兄弟姐妹多、疫情影响家庭主要劳力失业……每个家庭有不同的困境和难处。推进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精准帮扶,让困难学子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家访工作的又一重要目的,也是资助工作的落脚点。

“都是靠娃儿自己,我们没什么文化,家庭条件困难,孩子想考研,家里想全力支持,读书才是孩子的出路。”来自动物医学院刘同学的妈妈聊着聊着,也道出了家庭的困境。家访过程中,老师们向学生和家庭全面介绍了学校“奖、助、勤、贷、减、免、补”七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保障体系,重点宣传讲解了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绿色通道、学校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国家、学校及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并针对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资助政策介绍和答疑,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精准化指导,落实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来自刚报志愿的一位学生家长说道:“非常感谢老师们的亲自讲解,通过老师们耐心地介绍资助政策,我们才知道党的政策对我们老百姓真的是好啊!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申请流程,这对我们来说太及时了!”

励志奋进,用精神助梦启航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既要“扶困”,更要“扶智”与“扶志”,在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帮助基础上,通过道德浸润、精神激励、技能培训、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肯吃苦、敢奉献、勇担当、知感恩的时代青年。

要奋发图强、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勇于尝试才能改变人生。学校学生资助中心黄焕焕老师不断地激励着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的陈同学。家访中,老师们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校史校情和川农大精神,不断勉励学生爱国敬业、努力拼搏,并就学业规划、能力提升、学科竞赛、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重点就学校的寒梅飘香工程励志启航训练营等发展型资助育人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受访学生和家庭纷纷表示,要直面生活困难、坚定信念,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资源,自强自立,励志启航,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状况。

勇于担当,用行动育人铸魂

76日下午,在叙永县麻城镇蔡家桥走访园艺学院郭同学时,80岁的郭爷爷突发身体状况,该同学父母和其他亲属都在外地打工,走访带队老师黄焕焕和郑敏贤与学生父母取得联系后,第一时间请村卫生室医生检查,并拨打了120救护车,老人心律不齐,出现昏迷状况,情况非常危急,好在救护车及时赶到,黄老师跟随救护车到叙永县人民医院,为老人办理入院手续,经抢救老人脱离危险,直到郭同学的叔叔从成都赶回来老师们才离开。

老人脱离危险后,为老师做检查的医生有些惊讶地笑着说:要不是爷爷说,还以为老师是老人的女儿呢,多亏你们老师在场,及时拨打了救护车。第二天,郭同学打电话感谢地说道:老师,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后也要像老师一样,做一个敢担当有责任的人。

下一步,学校将结合专业及科技技术资源,重点与镇村建立长效联系机制,持续关注叙永县家庭困难学生,将技术服务带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深入帮扶困难学生家庭走出困境,不断提升家校育人共建质量,合力共筑学生成长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