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应对疫情抓“三端” 科学防控保平安

2021年11月29日

点击数:

11月,评优评奖工作如火如荼尚未结束,而新冠肺炎疫情却突至校园周边,成都市累计出现26个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有中高风险区域的区(市)多达8个,确诊病例行踪轨迹距我校都江堰校区不足1000米。新冠疫情从开始的黑天鹅事件,逐渐演变成了灰犀牛事件,疫情防控所考验的组织力动员力和意志力,恰似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此间学工部从战争学习战争,在近两年的防控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提炼出新冠疫情防控“三端”工作法,确保3.7万名本专科学生在多次散点爆发和数次返校上课中平安度过。

前端学生状况“清”

抓好疫情防控的“前端”,就是抓好寒暑假等节假日前学生流动量大、情况多变的关键时期,在学生自四方八面返校上课前摸清状况、建立台账。

严格每日打卡、严格一日两测、严格掌握“三史一状况”。通过疫情防控监测平台,线上搜集实时数据,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弄清每一名学生通过何种方式自何处来、到过哪些地方、接触过什么人、健康状况如何、有无异常情况。组织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疫情风险评估,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账,为科学制定返校方案、分类处置措施提供精准可靠依据。

中端防控措施“严”

抓好疫情防控的中端,就是严格落实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防控措施。学生在校园中需要上课实验、活动训练、就寝用餐,难以避免产生许多交集聚集,所以在严格落实属地管控政策基础上,人员密集的大学校园,更要严格对学生的管理。

“严格按要求认真筛查排查”。学工部通过组建健康监测管理QQ群每日通报疫情风险区域、排查范围、防控措施,分校区设置工作联系人,充分动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落实筛查排查任务。

“严格把好校园入口关”和“严格出校管理请销假制度”。开发“学生校园出入码”微信小程序,制作“疫情防控学生请假出入证”和“疫情防控在外住宿管理通行卡”,分短时、长时、长期三种类别线上线下发放出入校凭证。成都疫情期间,累积审批发放短时出入蓝码29435个,长时出入证1464张,长期通行卡662张。此外,还结合校区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出入蓝码有效时段,根据学校管理政策设置出入蓝码申请流程和审批权限,按照属地防控要求把好校门关,避免一刀切。

“严格落实教室、寝室、图书馆、食堂、超市等人员密集地戴口罩”。随机电话抽查217名学生防控政策专题学习班会组织落实情况,其中209名表示知晓,不知晓的单位进行通报并要求组织再学习;联系校团委招募超过2000人次志愿者在各关键点位劝诫,引导学生养成在人员密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的行为习惯。

后端管理服务“细”

抓好疫情防控的后端,就是在排查出“三史一状况"、“红黄码”、“时空伴随者”等各类学生后,要积极跟进重点人员处置情况,做实做细相应管理服务工作。

“严格教导学生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做好自我防护”。时时讲、事事讲、处处讲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在各类学生活动会议中,均要求严格落实参加人员佩戴口罩、进场测温。

“严格对可疑症状人员的闭环管理”。寝室出现发热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学生,学生本人需做好防护,尽量避免与人接触,按规定接受核酸检测,按照校医院要求接受流行病学调查,落实相应防控措施。同寝人员立即止动,在可疑症状人员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具前均不再流动。

“严格对请假学生限时限地跟踪”。应届毕业生需要实习求职、培训考试,其他年级同学也有因病因事、交流学习的需求,学工部明确非必要不离校,原则上不出省(川),严禁前往疫情风险区域。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校区所在地,必须通过学工系统履行请假手续,未经批准不得离校。返校前须向审批人报备近14天三史一状况,未经允许不得返校。

“严格留观、隔离措施,加强对留观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成都疫情最高峰的时候,仅都江堰校区就有784个“黄码”的学生,全校累积隔离观察1067名学生。学工部密切联系校区防控办,加入留观人员线上群,通过网络组织文体活动、心理咨询,做好对隔离学生的政策宣讲、心理疏导等工作,还通过送节日礼包、慰问卡片、初冬奶茶等活动传递学校关怀,做到不损落实措施力度,不减关心学生温度。

德尔塔、拉姆达,新冠病毒不断变化,东北、南京等地散点爆发,成都疫情也给出警示:不要怀有消极思想、侥幸心理,应未雨绸缪、常备不懈,宁有备无用,毋用而无备。学工队伍也将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应急指挥体系处于激活状态,不断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建设,构建更加精准高效低耗疫情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