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点击数:
11月15日,随着评审结果公示出炉,“寒梅飘香工程”十周年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大赛落下帷幕。
为充分挖掘我校资助育人品牌项目“寒梅飘香工程”自启动实施十周年以来,众多不畏清寒、励志进取、感恩奉献、逆境成才的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学子典型,通过他们的成长发展故事,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借鉴和指引。今年6月,学生处发布《十年,见证成长的力量——关于开展“寒梅飘香工程”十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正式启动相关活动,并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校友寻访。活动得到学院和学生群体的积极响应,三校区共组织30余支校友寻访小分队,参与学生300余名。此次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大赛分别以“我眼中的追梦人”及“致敬,我们的青春岁月”为主题,经学院遴选推荐,三校区最终选送校友寻访活动主题征文优秀作品63篇、微视频作品16部。
经过评审,机电学院推选的《第一书记王志强:驻守彝家,实干兴彝》,记录了我校2002级校友王志强毅然奔赴大凉山,用青春无悔的三年带领美姑县阿波觉村的乡亲们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的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事迹;风景园林学院推选的《小城姑娘的追梦之旅》,记录了我校2014级校友罗倩,一个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贫困生”,“靠着”校内各种表彰奖金有了做梦机会,执着实现自己出国梦的励志成才故事;管理学院推选的《格桑朗琼和她的公益梦,一直在路上》,深情讲述了我校2009级校友格桑朗琼坚持将改善藏区贫困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作为自己使命,勇于担当的励志故事,分获征文比赛一等奖;生命科学学院的《贾学静:在川农初遇的科研缘分》等五件作品获得征文比赛二等奖;动物医学院的《成长的力量——影之随行,响之应声》等七件作品获得征文比赛三等奖。
在微视频比赛中,机电学院的“‘致敬,我们的青春岁月’——《第一书记》纪录片”获得一等奖;风景园林学院的“寒梅飘香工程——优秀校友寻访实录”等三件作品获得二等奖;水利水电学院的“致敬我们的青春岁月”等五件作品获得三等奖。
据悉,我校于2009年启动实施“寒梅飘香工程”,取义“梅花香自苦寒来”,寄寓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要不畏贫膏,寒梅傲雪、香满人间。实施10年以来,共评选宣传“自强之星、公益之星、科创之星”2400余人,收集整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先进事迹材料1200余条,涌现处了一大批感恩、励志、成才的优秀典型。23.6万余人次的学生受到教育或影响,“寒梅飘香工程”始终坚持感恩、励志、成才教育为一体的资助育人理念,坚持“扶贫”与“扶志”并重,“扶贫”与“扶智”结合,搭建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子成长成才的良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