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8日
点击数:
5月27日下午,四川省知名教育和心理学家、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游永恒教授应邀来校开展心理讲座。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江英飒,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相关老师与近500名同学现场聆听讲座。学生处副处长侯莉主持报告会。
讲座伊始,游永恒教授以道德为切入点,别出心裁地通过详实的事例引申出“私德”与“公德”的含义与区别,让学生们知道“私德”在于个人利益,“公德”在于社会奉献,公德高尚于私德。随后,游永恒教授向同学们普及道德心理中的博爱精神。游永恒教授指出,若亲情教育没有与博爱精神的教育相平衡,就会培养出自私的、家族利益至上的“势利者”。此时有学生提出:若连家族利益都不维护,岂不是成了不孝之人?面对学生的疑问,游永恒教授解释道:“博爱精神不会削弱‘孝道精神’,反而会改造孝道中的功利性和自私性,使传统孝道更具有时代精神。”
讲座最后,游永恒教授寄语在场同学“超越个人利益的博爱精神是一种深刻的公德精神,这种精神使我们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积极的情感,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会因此而改善,我们对人的关心和尊重会因少一些功利与世故而显得高尚,我们也会因此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善意",希望学生们能够让自己的私德与公德和谐共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一份博爱。
聆听讲座后,现场一位学生表示"拥有博爱,发扬公德,让私德经过改善更具有时代意义,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义务,我们应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少一份功利与世故,多一份善意。”
此次讲座的举行,不仅使大学生对道德心理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严私德,守公德”的传统,更好地弘扬超越个人利益的博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