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
点击数:1915
为倾力打造优良学风,营造良好育人环境,2018年学生工作战线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主题内涵,相关部门、各学院坚决扭住牛鼻子,出谋划策想点子、精准发力落棋子、出真招用实策,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全方位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取得良好实效。科学谋划搭台子 奏响工作主旋律
2018年3月,党委学工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风建设专项调研活动。对全校24个本专科生学院,867个非毕业班班级,29795名学生进行调研,为学风建设决策提供科学的第一手资料。
4月,出台《2018年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修订《学生管理工作规定》,构建符合校情特色的学风建设制度。
5月,印发《学院学风状态指标体系》,发布《2016-2017学年度学院学风状态数据》,针对性地对各学院学风建设工作提出指引。
5-7月,开展“晾班规、晒班风、促学风”优良学风班级创建活动,营造深化“学风优良人人有责,优良学风人人共享”良好氛围。
9月,发布《2017-2018学年度学院学风状态数据》,反馈学风建设成果,及时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11月,开展不良学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在全校范围先后开展学风状态专项检查,共抽查100门课程、11347人;全覆盖集中督查整治学生上课迟到和带餐食进教室问题,发布情况通报,督促学院加强监督、小班加强管理、同学加强自律。
10-12月,评建办公室、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联合举办“漫画话学风”活动,助力优良学风建设。
12月,召开2018年学风建设工作总结会,科学回顾本年度学风建设相关工作,提出进一步深入推进措施。
狠抓实干找路子 精准发力塑学风
各学院紧密围绕学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抓严抓实日常学风管理为重点,全员育人,推动学风建设工作“落实、落细、落小、落活”。一年来,各学院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注重实效,讲求特色,把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学院的学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涌现出一批学风建设示范单位。
水利水电学院对症下药。为全面、客观、准确了解学院学风现状,查找突出问题,分阶段对全院58个班级的学风状况和学风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依托全校学风状态大数据,找准学院学风建设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重点帮扶后进学生,稳步推进学风建设工作。
农学院坚持不懈。始终将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通过“一品牌”“二督察”“三专项”“四计划”“五帮扶”“六位一体”系列措施推进学风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七大专业技能竞赛,将第二课堂提升为与第一课堂并重的育人主渠道;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品牌活动“曙光计划”,以每一期活动为星星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为学风建设添动力。
动物科技学院重金激励。万元奖励学风建设先进班级和个人。首先,在高年级中评选出2个学风建设先进班级,在2018级新生班级中评选出4个学风建设(方案)先进班级,每班奖励2000元,其余每个班发予200元参与奖,共计奖金13200元。其次,连续三年评选“学习进步之星”和“读书之星”奖,每年评选20名,共计奖金1万元。
动物医学院争创第一。将“勇于有梦、勤于筑梦、成功圆梦,成为核心竞争力强的动医新星”的育人理念撒播在每位动医学子心中,实现从个体活力增强到系统有机更新,形成全院优良学风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学院优良的党风、院风、教风、学风日益浓厚,学生综合表现实现了5个第一:就业工作连续6年全校第一(平均就业率99.5%;考研率不断提高,2018达到45%),学风大数据体系评价连续2年全校第一,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均得分全校第一,2017年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团体总分全校第一,2018年学生“创青春”创业大赛团体总分全校第一。
经济学院基金资助。按照“目标导学”原理,强调过程服务,制定《经济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构建 “三大基金”(本科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综合素质拓展基金、精品活动资助基金)支撑资助体系,设立5项(维业、华民、立才、建平、维克)社会捐资奖学金和院级“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注重对获奖(助)的学生开展“感恩•笃学”教育,引导他们感恩爱心捐赠、感恩学校培养、感恩社会关爱,并把自己笃学成长成才作为最好的回报。
管理学院强化制度建设。按照“学院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责”的建设思路,促教风、带学风。学院外搭平台建设,内强学生主体意识,通过“五大计划”系列的“组合拳”,构筑管理学院学生优良学风,树立学生良好精神风貌。先后制定了《管理学院深入推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管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调停课管理的暂行规定》《管理学院本科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实施办法》《管理学院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施办法》《毕业生工作考核与奖励办法》等制度文件,用制度杠杆带动全院、全员、全程齐抓学风建设。
风景园林学院从实际出发。就学风建设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学院学风建设实际,采取相应举措,上下联动,深入推进制度实施。围绕一个重点(班级建设)、两个监测(班级学风监测、教师教风监测)、三个机制(教风学风联动机制、常态化听课机制、辅导员年级负责人机制)、四个挂钩(班级学风监测与学生集体和个人评优挂钩、班主任和年级负责人工作效果与年终绩效分配挂钩、教师教风监测听课评价与职称评定挂钩、学风建设成果与教师奖励挂钩),开展了以“企业高管讲堂”“赢在课堂”“朋辈督导面对面”学风建设三部曲活动。并多次开展学风建设主体学生作品展,其中以“艺心筑学风”学生寒假手绘作品展最受同学们关注和喜爱。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重细节管理。成立以领导班子、系室负责人、教学督导为主体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以团委学生会、班长、助理班主任、党员先锋队为主体的学生督导团队,通过组织查课、收集意见建议等方式严格各类考勤制度。对全院学生发出“绿色课堂、拒绝‘垃圾’”的倡议,提倡课堂无手机、无餐食,强化学生尊师重教、课堂自律、文明礼仪的意识;以学校“学风状态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为监督标准,采用随机抽样或定向监测等方式对学风、教风进行监测,监测已覆盖全院所有班级及任课教师。同时,学院双周对小班学风情况进行评估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评估结果;班级学风监测与集体、学生个人评优评奖挂钩,教风监测与教师评优、职称评定挂钩,学风建设成效与教师奖励、年终绩效分配挂钩。
学风状态大数据显示,2018学风建设年全校各学院学风状态平均分值由67.31提升到80.35,尤其是学习习惯分值上升了两倍,我校学风建设体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
齐心协力挑担子 兢兢业业助成长
学生奖励与资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全校学生的切身利益,关注度和敏感度极高,是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奖励与资助工作要求严、规范高、时间紧、任务重。71人次辅导员专职投入、所有辅导员全心辅助,齐心齐力齐上阵、通宵达旦连轴干:凌晨6点完成材料汇总、7点顺利加盖公章、9点准时送达四川省资助评审会现场……11月12日,学校召开2017-2018学年度学生表彰大会,全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7365余万元,9836人次获奖,码起来整整3.6米高的归档资料。50个“优秀班集体”、30名“优秀学生标兵”、77名“国家奖学金”、1470名“国家励志奖学金”、1998名“优秀学生”、1521名“优秀学生干部”、754名“社会捐资奖(助)学金”、1487名“单项奖”、10名“创新创业典型”受到表彰。一串串的数字、一个个瞬间,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只为圆满完成评优工作,助力学子更快更好发展成长。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优良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精气神。优良学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重知笃行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