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辅导员暑期社会实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校友创业激情

2017年07月24日

点击数:

7月19-22日,学工部、学生处组织本年度拟评的优秀辅导员赴资阳、内江、宜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19日,辅导员们首先前往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陈毅纪念馆。通过参观,辅导员们进一步了解陈毅同志在留法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从一个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转变的过程,以及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辅导员们敬仰陈毅同志“虽在戎马之中,总是手不释卷”的刻苦学习精神和“恢弘气度与谦谦君子之风并重”儒将风度;感慨他《梅岭三章》的豪迈;钦佩他《大雪压青松》的光明磊落,胸襟坦白;受教于他与家人“约法三章”的家风家教;深刻认识了这位被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的“好同志”。

7月20日,辅导员们来到内江市高新区孵化园,参观了入驻孵化的企业,其中包含由我校胡洪文校友负责的四川绿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马贵奇校友负责的四川花芊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吕向阳校友负责的内江市黄金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了解了校友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给校友带去母校的慰问和鼓励。

辅导员们观摩了内江市高新区2017“内江高新杯”创客大赛高新赛区初赛。本次参赛的19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是我校校友。辅导员们慰问看望了参赛的校友,并与参赛校友合影留念。

随后,辅导员们来到内江市农业科研的最高院所——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看望慰问校友。我校有40余位校友在此工作,辅导员们看望了部分校友,并举行了校友代表座谈会。校友们给辅导员老师们汇报了自己的工作、生活、科研、创业的情况,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和感谢。我校2000级农学专业校友,现任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新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冯玉龙副研究员,深情的感慨到“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对他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鞭策、激励和帮助。

7月20日下午,辅导员们来到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参观了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基地——范长江纪念馆。了解了范长江同志不断追求光明、进步,尤其是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呕心沥血、不懈奋斗的一生,并深刻理解了11月8日“中国记者节”,以及中国优秀中青年记者(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最高荣誉奖“范长江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由来。辅导员们被范长江同志孜孜以求的新闻事业和他奋勇拼搏、高风亮节的可贵精神所深深感动,正所谓“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不愧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人之一和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7月21日,辅导员们来到宜宾,参观了水产2014届校友杨海创办的海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园艺2011届校友赵来创办的猕猴桃种植合作社、动科2010届校友刘志勇创办的锦尚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杨海毕业时放弃了一家水产企业年薪10万的邀约毅然回家创业,开办了海德渔医院,为当地的水产养殖户提供渔药和技术服务,目前与他合作的养殖户超过50个,鱼塘超过5万亩,他自己经营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螃蟹养殖基地,在当地都以品质高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赵来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身为“村大”,他带领当地的农民种植猕猴桃,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带领当地农民发展致富。目前,赵来的合作社共有400余亩猕猴桃基地,明年将迎来丰产期,预计可产30万斤,创造效益将超过500万。

刘志勇毕业后,先后放弃外企、警察的工作回乡从事果苗培育,后与朋友合伙开展观光农业,目前已完成了果苗的种植,9月将启动园区景观建设,预计明年夏天便可以开门迎客了。

三位校友热情的向母校的老师们介绍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现在取得的成绩,并充满激情和信心的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的经历和打算。三位校友均对学校在他们学习、创业期间提供的帮助和支持非常感恩,对本次学校老师的看望更是感到非常感动和温暖,在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时一定会第一时间向母校报告。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辅导员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感受了校友的创业激情,听取了他们对学校育人工作的建议;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成就感,鼓舞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据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又一举措。学校将在开展辅导员网络学习、辅导员评优、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实践学习,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辅导员在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举行校友代表座谈会